1958年1月1日,《北京日报》的“新书介绍”栏内,登出了《青春之歌》即将出版的消息,并于1月3日起开始连载《青春之歌》,这是这部小说第一次在媒体上露脸。
这一年杨沫已经44岁了,是北影厂的一名编剧,《青春之歌》却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老鬼在《母亲杨沫》一书中曾经回忆,因为这部小说,杨沫还在厂里挨了批评,在1月31日的动员大会上,厂领导点名说:杨沫同志几年没有写成一个剧本,可是却写了一部40万字的小说……
这样的批评让杨沫觉得很是冤枉,她还写了一张小字报贴在北影厂,以正视听。她强调小说是在1951和1952年两年写就,自己是1952年11月17日才来到剧本创作所工作,此后也不过只用了养病期间的3个月对小说进行修改。
事实上,这部小说的草稿的确在1954年已经交到出版社,却一直在中青和作家两个出版社“滚”了3年多,其出版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著名编辑家、文学评论家江晓天在2007年接受的一次采访中,也提到了很多这部小说出版的细节,他说,最早注意到这部小说的人是中青社的编辑萧也牧,他在一次与柳溪的交谈中得知杨沫刚写完一部叫《烧不尽的野火》的长篇小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