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8月7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上发表《文艺界反右派斗争的重大进展攻破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曾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被毛泽东赞为“昔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并多次称为“好同志”的丁玲,被定性为“文艺界的大右派”。
当时全国正在开展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为形式的群众性政治运动反右派斗争,丁玲是当时文艺界著名十五大右派分子之一。反右运动中,毛泽东指责丁玲是“屡教不改的反党分子”。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丁玲可以称得上文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是极少有人可以相比的高级别女性领导人。她先后当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协常务副主席、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要职。
不过,1951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得斯大林文学二等奖后,丁玲就有了要从“官场”脱身的想法。1953年某天,丁玲到小羊宜宾胡同三号《人民文学》编辑部来和大家聊天时,有人问她今后的创作计划,她说:“一个作家应该把主要精力用于写作,不写作品还叫什么作家?”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