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女性传媒大奖
2013女性传媒大奖

女性传媒大奖于2010年诞生,由联合国妇女署与网易女人频道共同主办,旨在见证中国女性自身能力、女性整体形象在大众传媒行业的进步。今年,女性传媒大奖以“不一样的女人”为主题,将对2014年大众传媒领域内的杰出女性给予表彰,突出她们的成长与收获。

月度人物

马拉拉

我有大声说话的权利

10月女性大事记

好莱坞女星詹妮弗•劳伦斯回应裸照事件:我不知道我有什么可道歉的。
10月10日,妇女传媒监测网络发布“中国名校招生性别歧视地图”。
饱受诟病的东莞蒙正国学馆“女德班”被依法责令停办
外媒报道,苹果和Facebook两家科技巨头决定推出“女员工权益保障项目”——“卵子冷藏福利费用”。

个人综述

马拉拉:
我要上学

史上最年轻的诺奖得主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女,1997年7月12日出生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一个普什图穆斯林教育工作者的家庭,以争取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而闻名。2014年10月10日,因“为受剥削的儿童及年轻人、为所有孩子的受教育的权利抗争”,与凯拉什·萨蒂亚尔希共同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为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艾玛沃特森 艾玛沃特森 艾玛沃特森 艾玛沃特森

她的人生

被塔利班追杀的女孩

12岁,她用笔写下抗争日记

她生活在塔利班统治下的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12岁起为英国广播公司(BBC)乌尔都语栏目撰写“巴基斯坦女学生日记”专栏。在她的日记里,真实记录在塔利班统治下一个女孩的生活:塔利班不许女童接受教育、班级里敢来上课的女孩越来越少、男孩被洗脑接受恐怖主义教育、日复一日的恐怖袭击与轰炸。她的日记迅速引起西方世界和巴基斯坦世界的关注。

 

15岁,被枪击不穿的信念

在BBC的博客连载结束后,马拉拉接受了美国电视台的纪录片拍摄、在公开集会上谴责塔利班的教育政策。一系列的公开活动及影响,稚嫩却勇敢的她逐渐成为巴基斯坦为儿童争取教育的代表人物。13岁的马拉拉被国际儿童和平奖提名,2011年又获得了巴基斯坦的首届国家青年和平奖。这些声望为她带来影响力,但同时也带来危险。2012年10月,在放学的途中,马拉拉遭遇恐怖分子的暗杀。

枪击后的人生

马拉拉身中两枪,她被转入英国接受治疗。在这里她逐渐康复,重新入学,同时更被世界所关注:联合国开启了支持马拉拉的请愿书、2013年成立马拉拉基金、她的生日7月12日也成为联合国“马拉拉日”。

马拉拉的一代

在马拉拉之后,世界各地的女孩受她感召,这场“马拉拉一代”的权利运动正在形成:印度13岁女孩迪亚勇敢曝光了强奸她的男子、巴西女孩伊莎多拉揭露巴西教育系统严重问题……一个马拉拉不再沉默,千万个马拉拉正在走出来。

被父亲影响的马拉拉

马拉拉的理想与信念与父亲有关。马拉拉的父亲齐亚丁是一位热心政治的教育家。齐亚丁相信,女性教育对于巴基斯坦的未来至关重要。为此,他开办学校,大力推进女童教育,并且培养女儿伟大的信念,成为女儿最坚强的后盾。“在他的学校里,每个女孩都是一个马拉拉。”

在本国受到质疑

在接受荣誉的同时,她也面临比从前更多的批评,这主要来自她的同胞。许多巴基斯坦人认为她是父亲包装出来讨好西方的产品,是“黑色魔鬼奥巴马”派来离间分化穆斯林的特使,甚至有人怀疑,她受到枪击的事件被策划的。但这些并未能阻止马拉拉的脚步,这个17岁女孩也许以后将面临更多的艰难。

她的观点

书和笔是最有力的武器

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2013年7月12日,马拉拉16岁生日当天。她被邀请在联合国青年大会上演讲,再次呼吁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极端主义者害怕书与笔。他们害怕教育的力量。他们害怕女性。他们害怕女性声音的力量。”

世界各地,名人力挺

在马拉拉的事迹传开后,她受到国际社会极大的关注。分别得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会见。她与安吉丽娜·朱莉一起合作,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并被选为2012年仅次于奥巴马的影响力人物。

 


7月12日,联合国马拉拉日

为表扬马拉拉争取妇女及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联合国将每年7月12日定为“马拉拉日”,在这一天,全球多国民众举办活动支持。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这项倡议有三大重点:所有儿童入学;提高学习质量;把儿童培养成为全球公民。”“这是马拉拉和像她一样的数百万人正在努力给世界上的一课。国际伙伴和各国政府必须倾听并采取行动。”



身为少女的马拉拉

据报道,马拉拉喜欢读《哈利·波特》,她的书包上也是哈利波特的图案。她喜欢板球运动,玩起板球像个男孩子。如今她在英国生活着,像普通女孩一样入学,但是远离家乡的她也会时常觉得孤独,只能通过skype跟远在巴基斯坦的小伙伴交流。

她把全部的精力专注投入事业中,不用facebook,也很少上网。在她遇刺一年后,塔利班依然在发布对她的“追杀令”。



图片故事

谁是马拉拉?

 

成长之路

马拉拉:影响世界的17岁女孩

马拉拉与父亲

马拉拉的父亲是一名教育家,也是他鼓励马拉拉勇敢表达自己,走上政治之路。

2013年,联合国马拉拉日

为表扬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尤萨法扎伊争取妇女及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2012年11月10日,联合国将每年7月12日定为“马拉拉日”,全球多国民众举办活动支持。

2012年,遇刺

2012年10月9日,马拉拉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遭到枪击,身中两枪。她的遇刺立刻成为世界性的新闻,无数人谴责凶手,为她祈祷。

2013年,个人自传出版

2013年10月8日,马拉拉出版个人回忆录《我是马拉拉》(I Am Malala)。

201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2014年10月10日,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为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编辑手记:马拉拉获奖的意义,远超出了她的个人荣誉,而成为一种女性权利的象征。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女性的社会地位不被保障,强权统治者甚至害怕女性接受教育,害怕女性不再臣服于传统权力的统治。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不再沉默,她们愿意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争取自己的权利。属于“马拉拉的一代”正在来临。

 
 
往期精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