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磐_对性别问题我是零容忍

女性传媒大奖于2010年诞生,由联合国妇女署与网易女频道共同主办,旨在见证中国女性自身能力、女性整体形象在大众传媒行业的进步。今年,女性大奖依然以“女性的成长”为主题将对20传媒领域内的杰出女性给予表彰。

李思磐 李思磐照片

本期嘉宾

李思磐

李思磐,女权主义者,广州新媒体女性网络召集人。原《南方都市报》深度调查记者。2014年深入调查厦大博导性骚扰事件及广东东莞女德馆事件,引发社会反响。

个人经历

  • 1
  • 2
  • 3
  • 4
  • 5
李思磐接受采访
2014.6.16

开展全国“女德教育大调查”

2014.9.9

组织高校教师发起签名行动,呼吁拒绝性骚扰

2014.11.2

组织《不能说的夏天》公益观影

2014.11.14

参加泰国曼谷“北京+20”论坛

2014.12.9

广州反家暴青年焦点小组访谈下午茶

李思磐·观点

我是一个激烈的女权主义者

我觉得我是比较激烈的,我对性别不平等是没有办法的容忍的,我是不共戴天的。我是没有办法表示平静的一种人。

国内的女权NGO应该走上国际舞台

在国际舞台上还是需要有更多的中国的妇女NGO去作为一个行动者。通过这种方式影响到国家,多多少少会回到国内政策上面,会对性别平等更好。

“女性榜样”首先要认同自己的性别

有很多的所谓的成功女性,她们会认为我原本是在一个次等性别里面,我超脱了我的局限性。但是我希望当这些人实现她自己价值的时候,她能够意识到自己所属的性别的群体,其实跟她一样有价值。

01 媒体对性别问题的友善程度在提高

网易女人:你们做了很多让媒体来接触性别平等的工作坊,来参与的媒体多吗?

李思磐:其实还蛮多的,不过我觉得这需要一个过程,也不能仅仅靠一个工作坊。就以新媒体女性网络来说,一开始大家都会觉得性别平等、女权主义好像很偏颇的一个东西,“你这是一种意识形态,你这是不客观的”,就是类似这样的想法。但是慢慢的,我们做更多的文化活动,包括讲座、包括展览,包括历史展、艺术展类似这样的东西,首先你是社会进步的一部分,你是公共文化的一部分,然后他们就会慢慢的理解。其实记者不喜欢灌输,你仅仅是靠工作坊给他们灌输一些东西,他们不会主动地接受。这十年来我感觉媒体对性别的友善程度在提高,在一开始很多媒体会说性别的议题我们不能找女权主义来讲,因为他们很偏激。但是现在性别的议题他们会想,我们要找女权主义者来讲,因为他们比较专业,这就是变化。

02 性别平等,现在是一个关键的窗口期

网易女人:在您看来现在中国性别平等的运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李思磐:我觉得是一个关键的窗口期,平时跟一些朋友讨论的时候大家都会有类似的想法。1979年中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1979年开始会有一大拨的独生子女里面的独生女儿出现,通常她们会垄断家庭的教育资源,她们可以受到很好的教育。她们没有受到什么性别歧视,或者是性别上带来的资源剥夺,当她们到了社会之后她们对性别不平等会特别的敏感。她们比上一代人更加不依赖体制,她们更敢于要求国家兑现承诺,更敢于发出她们的声音,所以这代人是非常宝贵的一代人。其实这些年中国的人口结构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也出现了一个文化保守的潮流,一些意识形态不同的思潮其实对性别平等是不够友善的。我在想这十年二十年应该是一个需要对话和对抗的时间窗口。有些朋友会说,如果我们做了,不见得会有用,但是我们不做,就一定没有用。

03 希望男人与女人的未来没有差别

网易女人:推进性别平等这个事情您觉得一个理想的阶段、理想的成果是什么样的?

李思磐:我觉得其实理想的成果就是男性跟女性的生活处境不要有我们现在感受到的天差地别这样大的差距,我觉得也许这是我们可以设想的一种未来,如果我们可以在现实里面找到一个标准的话,可能会接近西欧或者北欧国家,男人跟女人在想象自己的未来的时候,没有那么大的差别。我这个想法已经是比较低标准的,低规格的理想了。

04 我在婚后才感到女性的不平等

网易女人:您是怎么样成长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的?

李思磐:我的家庭只有两姐妹,也正因为这样,所以父母不太会有差别的对待,但是你会发现在你的家庭之外别人会有很多说法。比如说当我爸爸没有儿子的时候,会有很多好心人来帮他,帮他获得一个儿子。我的爸爸给了一些最初的关于平等的意识,他会说某某女干部,你看她,写的字,说的话都像一个男人一样。后来我又在一个女生比例将近比男生高大概0.5%的学校读书。我觉得更多的是我结婚和生孩子之后,我体验到了这种“不平等”。你会感受到女性她在这个社会里面必须要扮演的角色,不得不扮演的角色,其实所谓的精英和所谓的底层之间差别是很小的,这个性别有一些共同的境遇,是我在结婚和生育之后我才能真正看懂大多数女权主义的理论。

新媒体女性

网易女人对话李思磐

Q 请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您今年的成长?

A 如果用一个词的话应该是“转化”,我觉得我自己还在一个转化的过程中,我以前是做新闻的,之后又去读博士,所以我算是在行动、学术、传播三个领域里,正站在转化的十字路口,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成长,但是我觉得我还是在过程之中。

Q 您今年感觉有什么遗憾?

A 今年的遗憾就是发生的事情太多,然后我们的资源不够,没有把一些议题做透,把它坚持下去。比如说女德馆的议题。女德馆我们是最先报道的,然后引起了包括《南方周末》在内的持续两三个月媒体的跟进报道。但是实际上女德馆背后还是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有很多可以做调查、可以深挖的东西,但是因为我们的人力不够,我们也要忙各种其他的事情。虽然也有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我觉得如果有更多的资源我们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Q 您觉得什么样的女性能够被称为“女性榜样”?

A 我对于女性榜样最基础的标准是她认同自己的性别,她认同并且支持自己的同性,她认同女人的力量,她认同女人的潜力,或者说女人应该具有同样的权利,应该有同样的价值,我觉得这个比较重要。因为我会发现有很多的所谓的成功女性,当她们取得成功之后,她们会觉得说我是在一个次等性别里面,我超脱了我的局限性。但是我希望当这些人实现她自己价值的时候,她能够意识到自己所属的性别的群体,其实跟她一样有价值,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Q 请您用一句话来表达对中国女性的关爱和祝福

A 在现在对于女人有各式各样的话语,限定性的话语,我觉得每个人应该超脱这些话语去寻找更多的对未来的想象,应该更自由,更开阔。

写下爱的宣言:平等最美

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他们”关爱他们身边的女人。如果作为男人的你,愿意给女人们更多尊重、理解、安全感快乐......那就请写下你大胆的“爱的宣言”吧!性别平等实现,个人权利声张,都需要你的参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